6月9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召开“湖北省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及生活重建研究”课题专家研讨开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玉龙、中国康复辅具协会足部辅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佳进、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科研部主任钟磊、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辅具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潘晓菲、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主任付方华等参加研讨。
开展湖北省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及生活重建研究,旨在更好发挥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帮助湖北省养老机构失能老人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课题将选取我省20家养老机构,对400名失能老人基本现状调研,对210名脑卒中/骨关节病失能老人进行辅助器具适配前后研究,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服务中的运用,促进康复辅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上,付方华介绍了课题立项背景,并指出《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湖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逐步推动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示范,推进养老服务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衔接融合。同时,该课题也是中心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课题研究要从老人需求、护理人员需求、养老机构需求着手,立足于日常生活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室外活动场所等三个场景探索一整套包含评估、适配、训练、使用、反馈等全流程式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方案,实现失能老人生活重建目标。
与会专家相继作了主题发言,就课题研究提出专业意见。范佳进认为,康复辅助器具在提升老人的活动和参与能力、促进恢复健康并保护安全、减轻看护负担、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应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湖北省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建议。王玉龙认为,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不仅要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还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课题应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纳入研究范围。钟磊认为,康复辅助器具只有精准适配、有效使用、持续跟进,才能有效帮助失能老人提升生活质量,课题研究要在这些方面发力。
会议还对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进度等进行了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