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选择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动态
新闻资讯
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开展假肢技术培训交流活动
时间:2022-07-18发布人:假肢矫形服务部浏览次数:1531

为进一步提升中心假肢技师的业务能力,推动中心假肢装配技术全面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舒适、更精准、更优质的假肢装配服务。7月13日,应中心技术质量科邀请,“全国技术能手”、知名假肢制作专家吴锡汉老师来中心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指导与技术交流。

本次活动主要以“典型假肢装配”为主题,开展中心假肢技师实际操作培训,从患者的需求和痛点出发,解决疑难假肢装配的实际问题;根据假肢模型制作展示样品,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参考模版,丰富模型数据库;以交流座谈的形式,向中心技术人员传授先进的取型修型理念与经验,分享具有代表性的假肢案例。

实操演示时,吴锡汉老师为4名患者设计制作假肢接受腔,亲自示范取型和修型操作手法,包括残肢标记、测量方法、绷带绕法等步骤。同时,中心假肢技师也单独进行测量取型,分析比较两者手法和模型上的差异,并就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吴锡汉老师进行探讨。

 

其中一位患者因骨髓炎导致左大腿截肢,残肢末端呈圆锥形且对运动的要求高,接受腔的制作难度大。吴锡汉老师分析了他现使用的四边形接受腔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征MAS大腿接受腔,实现了接受腔包容坐骨结节与坐骨支,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受到约束,有穿戴舒适程度更高、活动范围更大、行走更加省力的优点。

接受腔制作完成后,中心康复医师进行了专业的室内步态训练、室外适应性训练,并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假肢穿戴及日常保养事项。在吴锡汉老师和中心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整髋伸肌群的用力方式,原本外展的不良步态得到明显改善,大腿内收步态已初步形成,行走和平衡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患者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家属对吴锡汉老师的技术和中心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

 

吴锡汉老师用到的全接触修型方法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操控假肢、促进残肢末端的血液循环,这种方法需要假肢技师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对残情的精准把握。“假肢接受腔的重点就在于取型时的数据完整精确,娴熟的取型手法会为后期修型提供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型时要与患者充分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更好的配合完成残肢模型的提取”,吴锡汉说到。

技术交流会上,吴锡汉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接受腔的制作要求、硅胶套的优点和适配原则以及MAS接受腔的优点,和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的交流了全接触接受腔的修型方法,分享他制作的经典案例和经验。吴锡汉表示,让患者穿戴假肢时感到舒适和满意,是自己制作假肢的坚实动力,看到他们自然的行走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患者的满意是我们所追寻的目标。

 

中心假肢技师认为,假肢接受腔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是装配技术的核心价值所在,客户的满意度才是最大的认可,在修型过程中要规范每一步操作流程,勤加练习,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技术人员表示,中心在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上,需要一定的模型作参考,将会把吴锡汉老师的模型进行三维扫描,存入中心数字化模型库。通过对比修型前后的模型差异,提炼数字化修型的区域范围和压缩量,总结出更加精准的数字化修型经验。另外,将对模型进行全面剖析,提取假肢接受腔的边缘线,形成相应接受腔开口模版,方便修型时调用参考,为数字化修型的快速、精准提供保障。

未来,中心将不断提升假肢装配技术,构建优质的荣军服务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用更好的技术和更优的服务助力康复辅具行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2022年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资格复审递补公告(第二轮)

下一篇:转发《把能升能降的护理床送到失能老人家 省民政厅党员干部用情用力暖民心》